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 | 赖念华(上篇)父母跟孩子一起好好地玩,孩子就会越来越有创造性

此念出品 此念课堂 2022-05-08


嘉 宾 简 介

赖念华|教育家

台湾台北教育大学

心理与咨商系教授及系主任

国际傅尔布莱特学术交流基金会资深学者

日本立命馆大学访问教授

美国ABE认证之心理剧导演与训练师

👇 点此观看《生命·成长》| 赖念华(上篇)精彩视频 👇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851dot4cw

十几年来,赖念华一直关注华人社会文化的特点,将西方心理治疗与华人文化特质融合,发展出了适合华人的心理治疗模式。

 

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但传统教育观有很多信条:

  • 重视考试,哪怕在孩子的玩乐中也要“寓教于乐”;

  • 业精于勤、荒于嬉,因此读书刷题才是正经事,其余大都玩物丧志;

  • 重视道德说教,宁可圆钝而平庸,也不要专业而尖锐。

以至于中国的孩子如此勤奋,却并没能高效地、大规模地转换成生命活力、创造力、审美、道德,和普世之爱。而这些健康、充盈的人格特质,本应是教育的目标。

 

事实上,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以及父母自己心灵的匮乏,对教育的重视反而沦为不切实际的、拔苗助长的焦虑。许多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中失败,他们自我封闭、对抗、不合作、甚至放弃。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赖念华老师带领父母们回到源头,一方面理清自我的成长,先让自己的内心丰满起来,既不被积抑也不被焦虑左右;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认知和发现孩子,从根本上把单纯对教育的重视转换成终生自我成长的动力。


在与“此念”的对谈中,赖念华从孩子心智成长和表达性艺术治疗的角度,讲述了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相处方式的看法。

15分钟 听赖念华讲述

 “我们怎么与孩子同在?”

《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 第一季 

赖念华 访谈(上篇) 全文阅读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什么?

其实就是透过书法、绘画、音乐、演剧、演戏,甚至于动作、身体雕塑、舞蹈等有别于纯粹的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跟孩子或者是成人互动。

 

我们常说,语言是最容易骗人的。而在表达性互动的过程、在创作的历程中,我们会把自己最原始的部分展露,透过那个展露出来的部分,就可以找到如何协助一个人可以发展得更好,或者是解决他生活中的困难的方法。


如果一个孩子在幼稚园被老师骂了,当天回到家,他可能就会演老师在骂学生,过一会儿又跑过去自己当学生,还回应老师,自己很忙地跑来跑去。这些东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

 

作为父母,你不需要知道孩子的画到底代表的是什么,你就透过这些方式跟孩子玩。透过玩,透过互动,就会让孩子的创造性可以越来越多。

当一个孩子的创造性越高的时候,他的心理发展就越健康,就不会固着在某一个点。当一个人固着在一个点的时候,他常常就会让自己有困扰。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更流动、更有创造性、更有自发性、那他的生活就会更丰富更多元。

父亲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是容许我改变跑道

我最感谢的是我的父亲。在我的整个成长历程中,人家都说,你好有创造性啊,你怎么点子这么多!

 

我爸爸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骂过我,他总是告诉我“我希望你自己可以想一想”,“你觉得你怎么样做会更好”。他也对我没有太多的期待,就是不断地告诉我说:“你一定要记住,就是做你最想做的,只要你觉得快乐,那就会成为你一生的事业。你喜欢做什么,那你要学会为自己负责。”

 

那时我已经从法国留学回来,也教书了,是美术老师。可是我就是觉得这个好像不是我最想要做的,我不想当老师。当我觉得我不喜欢时,我就会转换,就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先离开。我要先离开这个不喜欢,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比较喜欢的东西。


当我转换到心理学这个领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个领域好特别,我开始喜欢它。我虽然开始喜欢心理学了,可我心里也有点失落,因为我人生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投资在美术领域。

最后我觉得很幸运,居然有一个领域叫做“艺术治疗”,可以整合心理学跟艺术。后来我又学了心理剧,然后又发现了“表达性艺术治疗”,这就是我太喜欢的东西了。无论我是在跟来访者工作,还是在跟我的学生互动,或者是我在上课,每一个moment,我自己都非常享受。人生可以做到一个你享受的行业,我觉得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个礼物是我的父亲送给我的,他送给我的是什么呢?就是他容许我可以转换,容许我可以改变跑道。

 

所以从小教孩子会说 No 的能力,很重要。但是孩子说 No 以后,我们要继续帮助他:你说了 No 以后,你有没有想过你要什么?我们不能只给他一个选择,我们也应该要打开另外一扇窗。

如果所有人都只会读书

这样的社会好可怕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念书,学业成就表现要好。所谓学业成就,也就是说,语文、数学、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这些以外的其他东西,我们都摆放在另外一边,我们觉得都不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跟升学有关。升学的思维引导我们想要往那个方向走。

 

可是,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可能艺术性很强,他就不一定能在学业成就上表现得那么好,有的孩子空间概念很好,可能逻辑思维就没法那么强。


你想想看,在我们的社会里,如果所有人都只会读书,那这个社会好可怕。这个社会就会少掉比如摄影师、艺术家,会剪接、会音乐的各种各样的人才。

 

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所有孩子,这对很多孩子很不公平。世界上很多杰出的人,比如比尔盖茨、或者是乔布斯,当他们在念大学时被退学,或者是他没有办法继续念书时,我猜他父母一定很焦虑。可他们后来成功了,他们的故事被赞扬。

 

如果我今天看到这个孩子,他跟社会的标准不一样,可是我容许他、欣赏他、肯定他,我愿意他把跟这个社会价值不一样的部分展露出来,这个孩子的潜能就会被发挥那我们在世界上就会有很多乔布斯跟比尔盖茨。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骨感的现实面前

父母能做些什么?

很多父母听了很多理论之后,观念有了改变,脑子里有了理想的教育状态,他们也希望孩子能享受这种理想的教育,但是学校教育的现实却难以改变,孩子还是得上学,学校就是这个样子,父母无力改变这么多时,怎么去做呢?

 

第一步,看见和欣赏孩子。

 

我常说,如果你的孩子这个世界所有人都不接纳他,至少你作为父母也应该要接纳他,因为你是带他来这世界的人。你没有办法立刻改变这个世界的氛围的时候,至少第一步,作为父母,我们要有能力,我们也要愿意去看见跟欣赏自己的孩子,你决定了这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你就被赋予了这样的责任。

 

第二步,鼓励和接纳孩子。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看到:“你在这个部分的能力确实没有别人好,但是你可以看到你更适合做什么,更适合学习什么。”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个部分,我相信这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帮助孩子分辨出来“我最擅长的是什么,所以我的立基点可以在这个地方,我可以多琢磨,然后我也可以在这里多发挥。而另外那个可能真的不是我的强项,我也必须要承认,这可能就不是我所擅长的。同时,我可以接受我不擅长的,可是我也可以欣赏别人比我好。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自己。”

 

记住,教育孩子不是把他放在一个保温箱里了,我们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可以跟这个真实的社会接触。在接触的历程中,他如何看到自己,然后如何自处,这个自处的里面,他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他同时也可以看到别人的价值,这样才会公平。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发现孩子的擅长和创造力?

就是跟孩子好好地玩

这个部分很简单,就是父母应该试着去融入到孩子的生活里面。譬如说孩子可能在扮家家酒,那我们也可以跟他们一起玩,孩子在那边玩沙子,我们也可以去玩玩看!

 

我们可以让自己回到童年世界跟孩子一起互动,其实不需要什么技巧,就是同在。可是我常常会看到,父母比较辛苦的部分是——我们失去了玩乐的能力,我们连玩乐都要学习。他们只会说:“你这样不行,你应该怎么样……”,我觉得很可惜。

其实在玩乐的过程中,人们的智慧,人们的创造性就会在里面发生了。

 

因为创造性就是从生活中萃取出来的,所以你注意去看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他很欢乐,那就是代表他融入其中。在那个过程中,我们先不要这么着急给评价和教导。教导的事情留给老师做,我们父母先学会跟孩子玩。

 

把孩子送去学画画、学音乐,其实那是第二个层次。如果这个孩子喜欢这些,我们再去帮助他,拓展他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再通过专业的人协助他。

 

这个地方我一定要特别提醒——因为我自己也教过画画,我常常说,如果为了满足家长,那我知道我可以怎么教孩子,让孩子的作品变得让家长满意。可是我必须诚实地说,其实这个过程,如果我真的要这样做的话,孩子的创造力就完全被我们剥夺了。

 

所以其实父母要做选择的话,稍微慎选一下,一开始不要那么在乎成品。等孩子经历了一段时间,如果他真的很喜欢也很投入,你真的想让他往这个方面的技巧发展的时候,我们再开始做技能训练,但这个东西不要太早,先让他喜欢。

 

我真的要提醒,父母这个角色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只有你可以帮助你的孩子。

敬请关注系列教育纪录片

《生命·成长》第一季

听九位教育的实践者和觉知者

李一诺/王熙乔/林曦

贺岭峰/赖念华/梁冬

凯叔/蔡志忠/Dr.Mika

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一起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 阅读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看《生命·成长》系列更多精彩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